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葛道凱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日前,“新亦求新 尋教動能”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基礎教育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等熱點難點問題相互碰撞🐻,為中國教育成長建言獻策。論壇現場🔻,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在主旨演講中以江蘇省基礎教育為例⬜️,分享了基礎教育的總體情況及面臨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
據介紹,江蘇省學前教育毛入學率超過98%,義務教育鞏固率超過百分之百,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99%,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超過58%。可以說,“江蘇省的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但也面臨著一些難點熱點問題。葛道凱指出🗾,一是資源缺口較大。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基礎教育各學段新增學齡人口77.25萬人🏊🏻,學位總缺口185.27萬個😱,學校總缺口1986所𓀉。二是,教師短缺的問題。為保證正常的教學需求,各地只能通過聘用編外教師的方法,緩解師資不足的現實矛盾。三是素質教育共識度不夠高。“根據我們對江蘇教育的觀察,特別是對江蘇基礎教育的觀察🧑🏽,我們體會🙇🏻♂️👭🏼,新時期,教育的基本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多樣、個性與教育供給的單一、粗放之間的矛盾🫡,教育現代化需要充實新的內涵💓。”葛道凱說,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基於這些新內涵,我們必須持續深化教育變革👃🏿。
進行什麽樣的變革?葛道凱表示,需要具體處理好“五個轉變”和“七個不變”之間的關系👨🦼➡️。“五個轉變”分別是👩🏼🍼:第一,發展重點由註重規模擴張向更加註重結構優化轉變,必須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戰略主題♉️,把優化教育結構作為主要任務🧑🏿🌾;第二,發展方式由註重剛性保障向更加註重彈性供給轉變,思考如何改變硬性的🙅🏿♂️、不留余地的教育供給方式,更多地形成與彈性需求相適應的教育供給方式👽,逐漸成為提升基礎教育現代化水平必須解決的緊迫命題🥖;第三🫶🏻,發展要求由註重達標考核向更加註重特色品牌轉變🦥🙎🏽,這是推進江蘇基礎教育現代化更加突出的重要任務👩🏼🏭;第四,發展取向由註重學校建設向更加註重師生成長轉變👌🏿🤠,努力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育人格局;第五,發展評價由註重水平高低向更加註重人民滿意轉變,把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為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使教育更有溫度🐓,服務更為貼心。
變是永恒的,沒有變就沒有今天的教育成就。在追求變的同時,那些不能變的因素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堅守。葛道凱指出☞,在追求變的同時▶️,還要堅守“七個不變”👳🏿。“七個不變”是👳♂️:第一🍫,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導向不變🧑🏻🍳👩🏼🔧,即: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第二👨🏼🦲,堅持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任務不變🎤,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時突出質量內涵🙋🏽♀️,提高質量意識,著力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第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追求不變🏊🏻♀️,即:要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建立健全協調各方的共同育人觀,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政績觀和教育評價觀🟣,強化育人為本的教師職業觀🎉👩🏻🔧,統籌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四,堅持守好辦學治校底線的要求不變💆,即:要守好安全穩定的底線✖️、要守好意識形態的底線、要守好紀律和職業道德的底線;第五,堅持正常教育教學的秩序規範不變⏸🤸,即👰:基本教育教學秩序和規範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關鍵,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必須嚴管教學秩序、嚴抓教學規範;第六👨🌾,保持教師隊伍積極向上的勢頭不變,即🏋🏽:始終把保持教師隊伍積極向上的良好勢頭、活潑快樂的良好心態和認真負責的良好狀態作為我們重要的工作目標;第七,堅持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路徑不變→,即👨🏻🦰: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把學校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要教育引導學生積極走進社會,在實踐鍛煉中磨練必備品格、提升關鍵能力🈚️,要提升實踐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健康全面快樂成長👨🏼🎨。
葛道凱表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是一項關系千家萬戶、關乎民族復興的系統性🙎♂️、長期性艱巨任務🦟📐,特別要處理好上述“五個轉變”和“七個不變”的關系,始終遵循教育發展、人才成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把握好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更好地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下一篇:懷進鵬為高校師生黨員基本培訓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