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10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高校創新成果表現搶眼,獲獎比例保持高位運行🍥:從通用項目獲獎情況來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獎項目共239項🏌🏻,144所高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獎198項,占授獎總數的82.8%🟡;91所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59項,占授獎總數的66.5%。
高校在全國授獎項目中連年保持高比例🐸,充分體現了高校在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始創新中重要的地位,充分展示了高校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體現了高校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核心技術攻關、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高等級獎項高校表現更加亮眼
數據顯示,作為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高校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1項,占授獎項目總數46項的69.6%🥨⛏;獲得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8項,占授獎總數47項的83.0%;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創新團隊獎1項,二等獎79項,占授獎總數的60.3%👨🏿🍼。
高校創新成果不僅有“數量”🧗🏿,更有“質量”,在高等級獎項中😞,高校表現更加亮眼。如,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總共授獎1項,授予南開大學周其林等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通用項目總共授獎1項🤹🏻♀️,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軍等完成的“復雜機場高精度飛行校驗技術及裝備”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通用項目總共授獎2項,其中1項授予上海交通大學牽頭完成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創新團隊總共授獎1項🧜🏽♀️,授予大連理工大學高性能精密製造創新團隊🍌;一等獎通用項目總共授獎12項❣️👨🏻⚕️,其中7項分別授予東北大學、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牽頭完成的項目。
成績的背後,是我國高校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責任心和奮鬥精神🏃➡️。
我國傳統建築行業中采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對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施工過程中環境汙染較為嚴重,人工投入大,施工效率低,用於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築中存在抗震安全性不足等問題⇒。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團隊從體系🅱️、理論和技術三方面開展了20多年的科研攻關🧑🍼,進行了大量的模型試驗、理論研究、數值模擬🌚、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凝聚成了“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這一成果🦸🏽♀️,應用於30多個國家的300余項工程,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高校智慧
梳理2019年度高校的獲獎成果,既有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始創新🙅🏽,又有核心技術攻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高校創新成果在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引領支撐高質量綠色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貢獻突出。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創新正驅動製造業提質增效升級,在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製造等領域,國內多年的科研積累和沉澱厚積薄發,湧現出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成果。
2017年全國商用車保有量達2800萬輛,燃油消耗達1.22億噸每年✣,節能減排需求迫切👩🏻🦱。混合動力系統是解決能耗和高排放的最重要途徑之一。清華大學李亮團隊的“商用車機械自動變速式混合動力系統總成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經過10余年攻關,建立了混動系統高效區擴展模型,研製出我國首款機械自動變速式並聯混合動力系統,實現了並聯混動力系統的多模式切換運行及無同步器換擋機製。相關技術獲授權發明專利93項,應用到中國重汽、東風等35家商用車企業的10萬余輛新能源商用車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並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科技支撐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方面⇒,從汙染機製的基礎研究到空氣質量治理♖、水汙染防治、土壤修復等領域都湧現出一批創新成果🐦,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貢獻了高校智慧。
由華南理工大學陳克復院士領銜的製漿造紙清潔生產與水汙染全過程控製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針對我國製漿造紙行業長期面臨的技術難關,以及廢水量大🔓、汙染物難處理等突出問題,提出了纖維原料組分連續分離技術🎢,並接連攻克化學漿連續蒸煮置換脫木素技術、化機漿廢水資源化處理技術👲🏼、廢紙製漿近中性脫墨技術等10項關鍵技術🏇🏻🌰,以及11項支撐技術。相關技術轉化成10多項成果,形成5套先進可靠的集成技術,覆蓋化機漿🏇🏻、化學漿、廢紙漿和造紙等所有主要工藝過程,成為中國造紙業清潔生產和水汙染全過程控製的重要技術支撐,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深加工技術等方面,高校的創新成果同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輝團隊的“優質早熟抗寒赤黴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累計推廣種植1.42億畝,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貴州大學宋寶安團隊的“防治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綠色新農藥新製劑的研製及應用”,有力推動了我國農藥行業的技術進步與農業產業健康發展,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農業大學李道亮團隊的“水產集約化養殖精準測控關鍵技術與裝備”,對我國水產增收意義重大,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基礎研究需要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研發歷時15年;重慶大學的“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研究歷時20余年👩🏿🚒;中國農業大學“水產集約化養殖精準測控關鍵技術與裝備”也歷經了10余年產學研聯合攻關🧑🏽💼。
“要做好基礎研究,趕時髦✊、跟熱點不行,需要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碰撞型斑巖銅礦成礦理論”團隊負責人侯增謙說🙌🏽,他們團隊在青藏高原這個最年輕🌶、最典型的大陸碰撞造山帶潛心研究10余年,回答了在缺少活動大洋俯沖碰撞環境下斑巖銅礦特征及形成機製問題🧑🏻🔬,大幅度發展和完善了經典斑巖銅礦理論👩🦯➡️,極大地拓寬了全球斑巖銅礦的勘探區域✡️,研究成果被西藏等地的一系列找銅新突破所證實🎓🕉,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而在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項目“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與重大發現”負責人謝玉洪看來,每一次科技攻關都給社會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現在的攻關很多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國家不斷科技攻關的結果”。
“基礎研究真正要做的事是潛心研究👩🏻🦯,不要急躁,急躁的科研工作者走不遠。而現在我們做的工作也是為未來打基礎的。”謝玉洪說。
經過10余年深入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宋永臣團隊發現了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分解相態轉化—多相滲流—膠結弱化規律,建立了水合物分解運移與儲層結構演化理論🚹;揭示了天然氣水合物分解驅動與儲層穩定機製,提出了水合物分解強化與儲層安全調控方法,構建了海洋天然氣水合物模擬開采系統🈹,闡明開采過程儲層氣、水產出能力,定量描述儲層變形與結構物失穩過程✍🏽;該項目在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基礎理論🛍️、調控方法等方面的原創研究成果,促進了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巖土力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發展,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近幾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團隊成員明顯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據統計,今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44.6歲🫴🏽🧑🏻🚀,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52.5歲🧗♂️,分別比2018年下降了兩歲和2.6歲。超過60%的完成人為不到45歲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有7項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齡不到45歲。團隊平均年齡不足45歲的項目有26項,占56.5%😯。最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5歲。
“青年人才已成為基礎研究的生力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此外🎨,2019年度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參評人數🔡、獲獎人數和國別分布均創歷史新高❌。10位獲獎人中既有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也有來自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合作領域既有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研究👰🏼,也有空氣汙染防治、疾病防控、新藥研發等惠及民生的熱點領域🫅🏽。本報北京1月10日電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1月11日第1版 版名🙇🏻♀️:要聞 作者: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