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職教改革四十年 產教融合育工匠”為主題的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在天津舉辦。這是自2015年國務院批復將每年5月第二周設為“職業教育活動周”以來舉辦的第四屆活動周。目前🫵,活動周已成為展示和宣傳職業教育的重要窗口😐,成為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職教體系已完成基本架構🪨,頂層設計逐步完善,職業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大為改善🎉,辦學能力大幅提升🧘🏿♀️,育人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從整體上而言🏡,職業教育的社會形象#️⃣、影響和聲譽等都有了很大好轉。
但盡管如此❤️,職業教育還面臨著深層次的觀念影響、體製因素、機製障礙🏌️、吸引力不強等瓶頸束縛,職業教育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還沒有形成全社會的共識。因此,借助活動周以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這樣的儀式和平臺🚵🏿♀️👨🏽💼,可以集中展示職業教育的發展成果🤷🏻👨🏼🎨,彰顯職業教育特有的魅力🦤💾,提高各行各業技術特長💁🏼♀️、技藝“絕活”的社會影響力,從而促進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提升。
當前🍑◻️,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職業教育領域應該在全面總結取得成就的基礎上🧑🏻🔬,認真梳理存在的問題與矛盾,提出新目標🦸🏼、描繪新藍圖、確定新路徑👨🏿🚀,堅定“求真”和“力行”的信念,從而促進職業教育“平衡充分”發展。
求真,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真問題和真矛盾。“真問題”和“真矛盾”主要表現在:職業院校發展成績顯著,但“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職業院校外延發展和規模擴張成績凸顯🚝,但“內涵發展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行政驅動發展模式促進了職業院校的快速發展👩💻🧊,但職業院校“活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攀升與用人單位招聘不到合適人才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職業院校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信息技術深入應用與“課堂還是老樣子”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學歷職稱結構不斷趨向高端與教書育人精力投入不足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等☮️©️。這些“真問題”和“真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製約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和高度警惕。
力行,就是要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己任,花大力氣解決上述“真問題”,破解上述“真矛盾”。為此,一是要創新評價機製🏋️♂️,倒逼職業院校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教育行政部門以及教育評估機構應創新對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的評價機製,由對培養過程的監督評價延伸到對培養結果的監督評價,由學校的自我評價延伸到專門機構評價及用人單位評價,由單一的就業率評價延伸到對畢業生就業之後各方面表現的全面評價🐕。從而使得職業院校不能、不敢📧、不願放棄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追求😏👩🏻🚀。
二是要改進管理機製,真正激發職業院校自主發展能力。“政府依法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自主辦學”是深化教育體製機製改革的目標之一,是改進管理機製🧜🏿♂️、激發學校自主發展能力的政策依據,也是破解職業院校“被發展”難題的有效途徑。
三是要完善隊伍機製,引導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改革職業院校職稱評審製度和教師考核辦法,將教學工作量、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效果及育人成效等納入評審和考核標準,讓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教師“不吃虧”。要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作者系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傲世皇朝顧問)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11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作者:劉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