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發現其教研內容大多是聽🧑🏿🏫、評課,或者圍繞某一個熱點問題開展專題研討。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教學方法上🪛,即對“怎麽教”的問題展開研究,比如怎樣確定教學目標,怎樣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怎樣導入,怎樣突出主線🐖,怎樣進行有效拓展等🏀🧑🏽🍼,很少涉及“教什麽”的問題🚴🏽♂️。
“怎麽教”的問題固然是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但不是唯一內容。教學研究還應該有另一方面的內容,即“教什麽”。令人遺憾的是,這方面的研究卻被很多學校長久忽略了。有些年級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雖然多少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但也只是通通單元教學計劃、統一一下教學進度而已,根本談不上研究🤷🏼🎍。
也許有些教師要說,“教什麽”還用研究嗎?教學內容都寫在教材上🎩🕵🏻♂️,教師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地教好教材就行了。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教師當然要教好教材,但更重要是把教材當成課程的一部分資源,最終落實課程目標。新課程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然是“用教材教”💋,就有一個教材如何用的問題🐽,還存在一個教材內容適合不適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問題,如果教師對教材內容運用不當,無論采取多麽優秀的教學方法🙇🏼♀️,也難以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這就好像給孩子補充營養,首先要知道補什麽,其次才是怎麽補。同樣🍝,作為教學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什麽🤴,其次才是怎麽教。教學內容如果是學生最需要、最感興趣的👏,即使教的方法非常簡單原始,也往往是有效的🤟🏻。研究“教什麽”,要著眼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要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科育人目標、教學要求細化到學段的每一冊教材🌼,每一個單元,乃至每一個章節,據此確定每課時要教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應當重點教,哪些內容可以略教,哪些內容可以不教。
二是要認真研判學情。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能力水平🫶🏽,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哪裏💁🏿♂️,同時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充分預習和自學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有些內容雖然是教材的重點🎤,但學生在自學時已經掌握,教師可以少教或者不教🧃;有些內容雖不是教材重點,但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並且是學生形成能力的關鍵點,教師則要精心設計👨🏼🏫,下大力氣突破這一難點👷🏿。對學情的準確研判🏇🏽,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也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是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課程標準賦予每一個教師的基本權利。更何況👨🏿,就一個確定的具體內容而言🦸🏼♀️,比如一篇課文,也存在著教什麽的問題👩🏽💼,因為一篇課文由無數個要素組成👨🏿🍳,選擇什麽來教,必須有一個先於方法的決定🏄🏻。有的老師選取其中一個段落🙍🏽♂️,引導學生重點賞讀,余下的內容由學生自學;有的教師由寫作方法切入,進行能力遷移,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更換或者補充部分教材內容,從而逐步實現國家課程的校本化3️⃣、師本化✴️🤢。
四是教師要超越教材🧜♂️🏂🏻、整合教材🧑🏽🏭。教材凝聚著優秀教育專家和教師的心血與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圍繞目標拓展教材👳♀️、重構教材、超越教材👩🏽🦰,更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打通教材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教師對教材要有整合意識、跨界意識💕,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必然是跨界的,而跨界的本質是整合,因此課程內容的整合應成為今後學校教學研究的常態𓀏🧑🚀。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註來源,違者必究。
上一篇👩🍳:高職圖書館何必求全👆🏻?
下一篇🤴🏼:持續探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