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高校思政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在改進中得到提升,在創新中得到發展🧖🏼。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必須始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著力強化大學生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責任認同和行為認同🗜,切實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思想引領 強化理論認同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高校開設思政課,就是為了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講透理論👩🏻🦼。進一步彰顯思政課的政治性🧑🎄、學理性和知識性,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要在課堂上把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歷史價值講清楚,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與時俱進講清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時代意蘊講清楚。要讓大學生在豐富理論素養的同時增強理論自信🚭,在理論認同中形成“理論共鳴”。要讀懂學生。始終圍繞學生😹、關註學生、服務學生🏟,瞄準大學生的需求點、興奮點🪂、困惑點,回應訴求,精準施教🧑🏽🦳,切實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要通過思政課幫助他們廓清理論迷霧,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幫助他們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熱點,讓他們體會到真理的強大力量,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鮮明政治導向。要創新方法🚂。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理性與情感相結合🫓、高雅與通俗相結合🖨,把固態的理論講出流動的溫度,切實提高思政課的創新性。要敢於轉換📹、善於轉換🤾🏼♂️、勤於轉換課堂話語體系,用大學生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把理論說清楚🏌️、講透徹,實現“講出來”與“聽進去”的有機統一🧑🏽。
示範引領 強化情感認同
“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上好思政課👩🏼🍳,情感認同是前提,更是催化劑。要增進對歷史人物的情感認同。讓大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鑄就的豐功偉績🔡,深刻理解這些偉大歷史人物所作出的卓越理論貢獻。要讓大學生成為這些革命家、理論家的粉絲🦻🏿,使其從內心深處認同這些偉大歷史人物,認同他們的理論成就和時代價值。要增進對時代榜樣的情感認同。榜樣是時代的強音,是看得見的哲理。要組織道德模範、中國好人等進思政課堂🀄️,讓身邊的榜樣講述身邊的故事♙,讓身邊的典型引領校園主流價值觀🧏🏽。要通過榜樣示範,讓大學生產生向上向善的情懷和見賢思齊的自覺,充分發揮榜樣的“漣漪效應”🌽,用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用一個人影響一群人,最終實現正能量的持續傳遞🧲。要增進對思政課教師的情感認同🙅🏼♀️。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講政治的人講政治,讓有人格的人塑人格。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既當得了良師🕝,也做得了益友🙆🏻♂️;既傳道授業解惑,更塑品格品行品位,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
價值引領 強化責任認同
“橋的價值在於承載🤦🏽♂️🕺🏽,人的價值在於擔當”🤏🏻。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價值。思政課要將知識教育上升到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全過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鼓勵大學生正確面對困難與挫折,磨礪意誌,塑造品格⏯,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要引導大學生積極樹立遠大抱負🗾🤹🏿♀️。高校思政課要教育引導大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握時代脈搏👩👦👦,樹立遠大理想🥾🚶,增強民族觀念🧧、國家意識💷、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幫助大學生提高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素養💛,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理性認知和處理歷史與現實🤷🏽、個人與國家、權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之間的關系🎯。要引導大學生主動擔當時代責任。高校思政課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要引導大學生將鴻鵠誌化為腳下路🐧,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讓遠大誌向成為青春追尋的目標🤪,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實踐引領 強化行為認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偉大的理論只有在生動的實踐中得到檢驗👠,才能更加彰顯真理的力量。要堅持理論與現實相結合👩🏿🔧。高校思政課要用黨的理論解釋好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的實踐命題🧑🏿🍼,把“高大上”的理論運用到具體實踐中,讓理論“落地生根”。廣大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做理論家也要做實踐家🧘🏽,要結合實際📀,在現實中領悟和深化理論認知🚵🏼♀️,讓理論和實踐同步體現到思政課堂教學中,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要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推動高校思政課從“課內教”向“課外延”👇🏿,拓展思政課空間,豐富思政課內容🍷,開闊大學生視野,把原本最難講、大學生深感枯燥的理論課,變為他們最愛上的實踐課。要堅持理論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要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在上好傳統思政課的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思政課”新模式🪿,打造一批既“叫座”又“叫好”的“慕課”等線上思政課程⚔️,讓高水平的思政課為更多的大學生所共享。要開發一批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APP、交流平臺等,拓寬師生互動渠道🤏🏿,提高思政課實效性。要鼓勵大學生用思政課所知所學,正面發聲👨🏽🎓、理性思辨🏉,著力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生態。(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姚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