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我國“雙一流”大學建設的熱潮,本科教學質量管理何去何從?從理論上說,人才培養質量是“雙一流”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當把它和科學研究同時放在天平的兩端時🤵🏽♂️,很多人會把後者看得更重。教學與科研相互割裂、相互對立、相互製約、相互掣肘、相互沖突、關系失衡等現象😉,無論在學校管理層面,還是在教師個體層面,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學與科研以及社會服務並不矛盾,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跳出教學管教學,提升教學地位
為了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理念和教學質量觀🔮,即要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研究、創新能力強和綜合素質高的畢業生。
首先🌌,樹立服務師生的理念,改變以管理者為中心的舊觀念🦹🏻♀️。管理者應當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舊觀念➗🙍🏿♂️,樹立起服務師生的理念🍧⏪。深入實際🪟,調研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的困難以及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確定合理的教學工作量上下限範圍,簡化教師填報各類教學文檔和信息的環節和流程,把師生從管製客體轉變為主動參與提升教學質量的主體🏷,讓教師有時間、有條件、有積極性進行教學改進🤝,同時有精力從事科學研究,通過提升學術水平來提升教學水平🧔🏽。
其次🤙🏿,建立面向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的組織結構,破解集成管理的難題☝🏿。在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的要求下🖐,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務處下設的教學質量科是難以勝任的。為了建立和健全全校性的教學質量集成化控製系統及其有效的控製機製,需要提升教學質量管理機構的層次👩❤️💋👩,設置能夠協調全校各相關部門的組織結構,從而能夠有效協調各層次和各相關部門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形成綜合管理的合力🏄🏻♀️。同時,需要建立和健全教學質量信息渠道🧖♂️,尤其是要保證信息反饋渠道的暢通和高效,把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和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地傳遞給相關的領導和部門,以便將“樹立服務師生的理念”落到實處。
再者🧑🧑🧒,職稱評聘中應賦予教學與科研同等地位🪗⚔️,克服傳統“一票否決製”的弊端。從決策理論的觀點看,所謂“一票否決”其實就是先按約束條件進行可行性篩選,只要教師沒有教學事故就可以輕松過關🪄,進入可行域,接下來就按科研目標選優。因此,“一票否決”看上去很美,很重視教學🧎♂️,其實大大貶低了教學的地位🏋🏽♂️。為此✦,可以用“教學🎗、科研雙否決和雙優化製”取代現行的“教學質量一票否決製”。在“雙否決和雙優化”職稱評審體製中,教學不合格(不論科研有多強)🧑🏽🏭↕️,或者科研很差(不論教學有多強)的教師都將被否決⚽️。然後,在同時滿足教學和科研的基本要求的教師中,按照教學與科研成果的綜合績效進行優選。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重視教學🪳,才能真正賦予教學與科研的同等地位。
科學管科研,扭轉追逐排名之風
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提高教學質量僅僅從教學入手是不夠的,更需要從科研管理入手😺。科學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需要長期積澱,需要團隊合作🧙♂️,需要“寧靜致遠”的境界👲🏼,需要和教學形成互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寬容多次失敗。
我國許多高校的科研管理實踐證明,如果用管理產品生產的方式來管理科研,提出“穩產🚁、高產”的績效目標,用“個人計件製”下的“年產量”來考核教師😎,將會帶來浮躁的科研心態和急功近利的科研行為,會阻礙長期團隊合作下的高質量創新成果的產生🥙,而且重壓之下容易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同時也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滑。因此,我國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全社會應當淡化綜合排名,強化大學的獨特性🫙;淡化評價指標的數據(如SCI分區和論文數量等),強化真正的科研目標——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實質性貢獻。
打造共生體,化解對立局面
大學的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大職能完全可以形成良性互動的共生體,但是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相互抵觸👬。
錢偉長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說過:“你不上課🎢,就不是老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0️⃣⚅。”對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出:即使你搞科研和社會服務了,但搞不好教學🧏🏽♀️,仍然不是好老師📎。因為如果教學很差👩💼,教師的學術基礎就不強,科研和社會服務也不可能強;如果科研和社會服務很差🥌,教學將失去深度和方向,教師只能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成為考試機器。
所以🚣♂️,不能把三者對立起來,應當使它們形成合力,打造三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共生體。我們應當認識到,三大職能不僅同等重要,而且是相互促進的:教學是基礎,是大學生存的前提🙆🏼;科研是提升🈁,是大學發展的動力🪗;社會服務是導向🧑🏼🚒❇️,是大學價值的歸屬。為此🤷🏻♀️,各級管理者應確立適度的教學工作量和科研績效指標🦅,簡化教學和科研管理流程,改變天平過度地傾向於科研的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同時,要適當給教師減壓,因為管理學告訴我們🏊♀️,過度的高壓和高目標不僅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反而會降低工作績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22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