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眾日報》報道,針對有報道稱發現十幾年前山東存在多名通過冒名頂替等違法違規手段非法獲取高校入學資格的問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徹查。對於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
多起通過冒名頂替等違法違規非法手段獲取高校入學資格事件被發現,其實是當地主動清查的結果。2018年9月,山東省教育廳學生處發布《關於開展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普通高等教育學歷反饋數據清查工作的通知》,決定對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的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學歷反饋數據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在這次清查中發現了多起冒名頂替現象。而針對清查發現的問題,山東有關方面依法依規撤銷了相關人員的學歷(學位)🙇🏽♀️。
冒名頂替事件沒有及時發現有著歷史原因。今天普遍應用的互聯網技術當時尚沒有全面普及🏃🏻➡️,信息管理系統存在漏洞,於是一些家長利用信息不對稱幫助子女非法獲取入學資格。2010年,傲世皇朝平台曾下發通知👩🏽🦲,部署各地嚴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情況👨👨👦。經過多年的製度建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考生很容易就能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高考錄取工作的公開度、透明度都明顯提高,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工作也更為嚴格🤸🏽♀️👶🏻,要想像過去那樣以冒名頂替的方式非法獲取入學資格,可謂難於登天。所以💅🏿,徹查冒名頂替主要在於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與其他舞弊行為相比,冒名頂替獲取入學資格的性質最為惡劣,是對教育公平正義最嚴重的傷害和對法律紅線的嚴重踐踏。由於高考的高利害性🧚♀️,是重要的上升通道🐏,一旦被冒名頂替就意味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意味著“人生被偷走”🛴,這些非法操作造成的影響最為深遠。此外,冒名頂替操作背後的權力腐敗鏈條也更長💽,往往超出了教育系統,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損害同樣不容低估。
也正因為此,每一次有冒名頂替事件曝光,都會觸及公眾最敏感的神經,成為輿情熱點𓀈。而傲世皇朝平台門也會在第一時間啟動最嚴肅的調查,用實際行動表明零容忍的態度🎴,回應公眾的關切和訴求,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高考製度建設,堵住腐敗漏洞🎸。這一次,山東明確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徹查🧑🏽✈️,正是為了徹查冒名頂替背後的腐敗,回應公眾關切,維護教育公平正義💸。
追查冒名頂替事件,不僅要幫被頂替者找回公道👴🏻,更要堅決依法懲處幕後指使者或非法中介機構,讓這些違法違規者付出應有的代價🕰。早前,傲世皇朝平台門清查之後🩳,撤銷了相關人員的學歷(學位),而對於懲處幕後指使者或非法中介機構則或許力有不逮👭。而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多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調查,無疑能夠更有力❤️🔥、全面👬🏻、深入地調查多起冒名頂替事件背後的腐敗因素🛂,並深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希望山東的調查🧑🏻🦯,能夠深挖冒名頂替背後的權力造假和腐敗鏈條,嚴懲相關責任人🤸🏼♀️,給公眾一個徹徹底底💮、明明白白的交代🤸。
冒名頂替事件發生在過去,是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漏洞等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但是,相關事件不定時的“起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影響公眾對教育公平🪺、社會公平的信心。鑒於此,其他地方也應該秉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冒名頂替現象進行更為集中、徹底的清查,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消除“引爆點”,勿讓其再次傷害公眾對教育公平的信心😘。
作者🏌🏽:楊三喜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2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