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媒體報道,為了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需要,北京林業大學開辦了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化工專業,中國石油大學在機械專業增設了機器人方向,天津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等新增了智能醫學工程🥞、三維立體打印、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領域。顯然,這些高校的專業建設與調整是一種積極的行動🦏👚,是在變革中增強高等教育促進社會創新發展的能力。
高校的根本任務在於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社會變革是高校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的風向標。適應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需要,國家確定了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校增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的專業,或者開辦相關的專業方向,是具有前瞻性的辦學舉措,不僅有助於提高高校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戰略需要、服務經濟社會提質增效發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高校自身與時俱進🚉,始終把握文化科技創新的潮流🧑🏿🎤,成為造就文化科技創新人才的搖籃。
開辦新專業、改革老專業、優化專業結構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適應度的必修課。各級各類高校都是分專業實施高等教育的🍟,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有沒有開辦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相關聯的專業可以反映高校辦學的社會適應性。比如🔔,人工智能科技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新興力量,有人說誰掌握了人工智能科技,誰就抓住了未來。
值得註意的是,增強高校專業辦學的適應度不只是把專業辦起來🚣🏽,或者把專業方向開出來🧑🎄,也不只是開出幾門適應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課程。如果是這樣的話,高校辦學就簡單了。事實上,新增專業、開辦專業方向、開出相關課程只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一步。人才的培養除了要重視科技創新和社會需求外🫗,還必須遵循人的成長規律。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需要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特別要重視良善人格的養成🦦、高雅精神的塑造和奉獻價值的樹立🌩。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需要高校在培養過程改革上下功夫▪️,重點是要抓住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進行課程教學範式創新。
長期以來,高校課程改革比較重視課程結構和內容的優化,對課堂教學和教學活動關註不夠。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的🥳,呆板沉默的課堂、知識灌輸的課堂、以考分高低衡量學習效果的課堂、教師以完成教學工作量為目的的課堂🔥、學生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課堂都不可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校在開辦新專業或專業方向🧔🏼♀️👐🏽、調整專業課程結構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改革,賦予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創新探索的權利,使教學過程充滿生機活力,使人才不僅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𓀄,而且擁有追求真理🩰、報效國家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善良的道德品質。
高等教育是一項恒久的事業,又是一項朝陽事業👦🏽。說它恒久是因為它有數百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說它朝陽是因為它永遠面向未來。高校的專業往往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新增專業或專業方向總是少數或極少數。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夠歷久而彌新,就在於它還有強大的自適應能力,以不變應萬變、以微變應大變🔯。這就需要高校致力於探索和掌握優秀人才成長規律,開啟英才輩出的大門。很多高校在優秀拔尖人才培養上不遺余力,開辦了各種形式、各種名稱的實驗班,但不能把這些實驗班的辦學經驗封存起來,也不能老是在實驗班上做實驗,要在更大範圍、讓全體學生共享實驗班的辦學經驗,收獲人才培養的更大成功🙍🏽♂️。
(作者:別敦榮 系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