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稱🟠,在一篇作文裏,小學生把班主任比喻為“大仙”。正由於遇到了“大仙”,“在我犯錯時,您對我吹一口仙氣,讓我明白事理,分清是非。感受到那份暖暖的仙氣漸漸流到我的心田👨🚀,順便種下了一顆自信心。當您每次鼓勵我的時候,有一股愛的力量正悄悄推動著我前進的步伐”🙅🏽👩🦽➡️。所以👈🏻,該小學生前後判若兩人,讓班主任刮目相看。
不可否認,賞識教育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從成人贊美的目光中看到信任與愛的力量🤾♂️🛶。賞識學生👨🏻🍳,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和表揚,會讓學生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促使其不斷進步。更何況,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確實需要來自外界的贊美和認可,適當的贊美是激勵學生成長的催化劑,當學生表現優秀時,家長的一句鼓勵可以激發孩子的幹勁,提高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家長和老師忍不住批評學生,因為他們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當孩子做錯事時。一味地批評只能讓孩子產生深深的自卑感🎴,甚至自暴自棄,走上極端➿。前不久,一則“畢業後㊗️,他用耳光‘報答’當年的老師,並揚言以後見一次打一次”的新聞轟動了整個朋友圈,這個已經畢業多年的男人稱😬,因20年前被初中班主任欺負,對其心靈造成了一輩子的傷害,所以才會做出如此舉動。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當學生做錯事時,大人的應對方式才能體現出自己的涵養。當孩子做錯了🐡,大人應忍住心中的怒火🦸🏼♀️🧘,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避免把自己的教育焦慮轉嫁到學生身上🧏🏽,要秉持心平氣和的態度✸,用一種學生可以接受的批評方式,向學生講清楚自己錯在哪,為什麽錯,這樣學生才能欣然接受大人的批評🐬🎁,在認清自己錯誤的同時🍄🟫,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與懲罰教育比鄰而居的是賞識教育🌀📤。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堅信“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他們在一味地運用賞識教育。然而,表揚真的是教育孩子的“神器”嗎?“溫室裏的花朵”到底能不能面對真實的世界🎅🏽?前不久,不少兒童及家長在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提到👭,孩子離開家庭接觸社會進行公平競爭時,由於不再被表揚🦮🌓、贊美包圍🏌️♂️🏃🏻♂️➡️,沒有了眾星捧月的特權,會出現失落🪔、挫敗等情緒落差,由自信心爆棚變得很不自信👷🏼♂️。
可見,表揚過多也會給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過度贊美會讓孩子自信心膨脹,降低心理承受能力,接受不了差評。此外,不真實的贊美會讓孩子產生慣性,過分依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只能在別人的評價裏找到存在感,不能真正認清自我👨🏼🌾。
表揚和批評都是雙刃劍,合理運用才能發揮激勵作用🙋♀️。因此,如何做到就事論事,理性對待問題,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恰到好處地運用批評和贊美應是成人的一項必修課🙍🏼♀️🧑🏼⚕️。在學生需要鼓勵時,適時給予贊賞👩🏽💼,在學生有進步時,聚焦細節,適當表揚。在學生做得不好或做錯事時👆🏻,給予適量又適當的批評🫑。如此,才能讓學生認清自我➛,既不會沉湎於成功🗯,又不會懼怕失敗。(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常魏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