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解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重要舉措
新華社記者吳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如何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正常的金融服務需求,成為社會普遍關註的問題。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出臺30條措施,更好發揮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和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就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新的重要舉措,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當日接受媒體采訪,進行了重點解讀。
支持重要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推出30條措施。潘功勝表示𓀈,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新的重要舉措出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
在疫情防控期間,需要全力保障重要醫用和生活物資的生產。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將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重點省(市、區)的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總計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要求獲得再貸款資金的銀行向應對疫情的重要醫用、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人民銀行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重點企業采取名單製管理👲,確保專項再貸款資金使用到應對疫情最需要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1月31日人民銀行已要求各商業銀行👎,主動加強與名單內的相關企業對接🎋,提供足額信貸資源🧑🏿🎨,全力滿足重點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疫情發生以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和居民一直是金融系統的重點服務對象。潘功勝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加大融資支持🙆🏿♂️、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特別是小微企業⬆️,各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此外👢,潘功勝介紹👩🏻🏫,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求金融機構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疫情期間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不納入征信失信記錄。
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2月3日金融市場開市後,如何保障金融市場平穩有序運行🕺🏼,成為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
潘功勝表示𓀆,金融市場開市後🩰,人民銀行將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加大逆周期調節強度,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特別是考慮到疫情特殊時期和延期開市的雙重影響☂️,人民銀行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
記者了解到🤶🏿,人民銀行還將與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保持密切溝通👱🏿,充分了解市場流動性狀況和流動性需求,研判流動性形勢🙎🏿♀️,及時發布政策信息,強化預期引導🙇🏻♀️。
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方面👲🏻🆓,潘功勝介紹🆑,疫情期間🫴🏿,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相關單位全方位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確保發行、交易、清算、結算等業務正常運轉。對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較重地區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建立註冊發行“綠色通道”⤵️,降低服務收費標準,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還將優化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工作流程,鼓勵金融機構線上提交公司信用類債券的發行申報材料,遠程辦理備案、註冊等。
此外🔖,針對疫情期間金融機構可能出現的在崗人員變少💃🏿、操作問題增加等情況🥗,潘功勝表示,根據通知要求🧑🍳,各基礎設施單位將增強與各方面的溝通和協作聯動,快速響應和高效處理各類突發事件🐣。
便利防疫物資進口和用匯需求
從湖北等地疫情防控看💇🏿♂️,部分物資需要進口🧑🤝🧑,居民個人也很關註外匯業務辦理。
對此🧝🏿,潘功勝介紹,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指導湖北等地外匯分支局迅速行動,要求銀行特事特辦,春節期間全國已完成多筆防疫物資進口的購匯及對外付匯業務🤣。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采取措施🧚🏿♂️☂️,便利防疫物資進口和用匯需求。”潘功勝介紹,對於疫情所需的物資進口,將簡化購付匯業務流程💪🏿。銀行要為疫情防控相關物資進口、跨境捐贈等開辟綠色通道,提高辦理效率。簡化外匯捐款入賬結匯手續,銀行可直接辦理資金入賬結匯。
據介紹,企業辦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時🛜,無需向銀行事前💴、逐筆提交單證材料,由銀行加強對企業資金使用真實性的事後檢查♾。對因疫情防控確有需要的企業,取消借用外債限額要求🏃🏻♀️➡️。
此外💪🏻,潘功勝表示,將保障個人正常用匯需求,鼓勵通過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個人外匯業務🤦🏽♀️🍓。(來源🪷:新華網)
下一篇:續貸政策優化為中小微企業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