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業技術傲世皇朝研學用結合,增效度🚵♀️、挖深度、有溫度、拓廣度
以“四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
齊軼丹 巫憶蘇
從深圳蓮花山、人才公園等“紅色”地標的參觀學習👖,到廣西革命老區的農耕體驗;從東蘭列寧巖裏的思政課到上海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的紅色之旅……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年來,深圳職業技術傲世皇朝(以下簡稱“深職院”)按照黨史脈絡、突出紅色因素設計出多條社會實踐路線,引導學子在走讀中汲取百年奮鬥偉力。主題實踐活動點燃紅色信仰👨🏽🎤,進一步堅定了深職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
作為以當好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沖鋒舟”為己任😟、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為目標的特區高校,深職院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促進學校改革發展結合起來,聚焦效度、深度、溫度、廣度“四度”,精心組織實施、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一年來,學校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領導有力度🤸🏼、方式方法有創新、資源載體有拓展🧛🏼♀️、立足教育有質量、融入工作有實效。師生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激發的信念信心🙍🏼♂️🧙🏿♀️、熱情激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具體行動🛍,推動了學校各方面工作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服務“國之大者”🤸🏼♀️。
善學善思善作
立德樹人有效度
率先響應立“高度”🥾。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剛落幕,2021年2月26日😺,深職院就召開全校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全面動員部署全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校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迅速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時召開部署會等20余次專項會議🧑🏽🔬,系統謀劃🛠、對標定向。
謀定而後動。深職院黨委書記楊欣斌說🙍,學校的黨史學習教育尤其重視開拓創新。一年來🧑🏿🌾,深職院重點開展“五個一百”行動,多措並舉、立體推進👮🏽🤙🏽,努力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確保規定動作不落,自選動作出彩🧛🏼♂️。
下好領導幹部“帶頭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從2021年3月起,深職院開展“百名書記說黨建”活動🥌🏋🏿,各二級傲世皇朝分黨委書記紛紛化身講師,登臺開講🧑🏼🚀,既高屋建瓴又貼近實際的話題🦪,深受師生歡迎。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黨史學習教育同樣少不了校企協同💚👨🏻🦼。學校通過“百家企(行)業黨建共建”活動❤️,以“六聯模式”與華為、比亞迪等106家企(行)業黨組織簽訂校企黨建合作協議🧑🏼🎓,共繪立德樹人“同心圓”。
面向師生征集的“百個精品微黨課”,極大激發了深職人黨史學習教育及作品創作的熱情。138件師生原創作品中,人工智能傲世皇朝易海博的作品被權威媒體官網刊登🙇🏻♂️。
“百名大學生講思政課”成為深職學子砥礪初心、薪火相傳的紅色舞臺🧙🏿♂️。109支學生團隊🐚,多角度🕵️♂️🧑🏼、多形式詮釋了黨的宗旨等內容🌭🤷,展現出深職青年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素養🪰👩🏼🏭。傳播工程傲世皇朝陳瑤等學生創作的《問道革命總路線 青春奮進中國夢》獲得第五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一等獎🚵🏽。
“百場宣傳教育獻禮活動”擴大黨史學習教育範圍,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黨員牢記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讓黨徽閃耀 為黨旗添彩”🏢。活動累計開展200余場,參與人數近萬人。
豐富多樣的融合創新實踐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從經濟傲世皇朝為每名2021屆畢業生精心設計的“黨尺”,到傳播工程傲世皇朝以版畫為載體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從材料與環境工程傲世皇朝的“黨史學習教育口袋書”,到藝術設計傲世皇朝方寸郵票之間的百年黨史🈴;從職業技術教育傲世皇朝自編自導的獻禮晚會,到數字創意與動畫傲世皇朝的“上甘嶺紅色虛擬現實項目”,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感悟思想偉力
理論構建有深度
學史明理,思想先行。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學懂弄通悟透“四史”尤其是黨史這部教科書,從中源源不斷地汲取思想養分,夯實信仰之基,對於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擔當、踐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深職院校長許建領說🕺🏿,在沖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的偉大征程中♻,深刻認識並科學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學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根本任務。深職院堅持把“悟思想”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化黨史理論研究和闡釋,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
2021年11月®️,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傲世皇朝世界政黨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作為全省高職院校僅有的省級社科基地,聚焦國外主要國家執政黨和在野黨等領域的研究,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新型黨際關系發展需要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理論,為新時代發展黨際關系和製定外交政策提供理論支撐,為馬克思主義學科及政治學科的豐富和完善貢獻社科智慧🤙🏼。
為提升學習過程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政治高度、理論深度,深職院高度重視資源平臺的搭建和理論研究。學校開發並推出黨史學習教育資源服務平臺,融匯學校圖書館內優質黨史黨建紙質電子資源🤥,匯聚“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等10個思政專題數據庫資源,全方位立體化推介黨史黨建文獻信息👵🏻。
如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深職院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設31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編著出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深圳案例100篇》等,用好改革開放生動實踐“活教材”。學校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理論創新滋養🕳,3項課題獲廣東省2021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黨史學習教育專項)立項🏄🏽🕹。
破解急難愁盼
服務群眾有溫度
一年來,深職院師生發現🏊🏿♂️,雖然學校規模在不斷擴大🏃🏻♂️➡️,但人與人的關系卻越來越近,社區氛圍也更溫馨了。學生社區裏的黨建示範路👨👨👦👦、紅色學習亭增加了🚴♂️,“一站式”服務平臺功能更齊全🧚🏿♀️、服務更優質了😽。教師們則發現,學校的母嬰室在悄然增加🫱🏻,改造中的教工活動中心多了健身空間和設備,曾經車位緊張的西麗湖校區停車場得以拓展。
一件件實事有溫度、有力度👩🏽🎨,為深職院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作出生動有力的註腳😇。楊欣斌強調說,黨史學習教育要切實聚焦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學校圍繞師生🙆🏼♂️🚟、關照師生、服務師生🙇🏼♀️✦,解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問題👈🏿、促進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問題👳🏿♂️、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使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冒熱氣🐍、暖人心”🎾。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深職院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運用到學校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中🏋🏿♀️。學校黨政辦牽頭製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專題調研👨🏿💻,梳理形成115個民生清單。
“我們把為民辦實事視作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許建領說,根據收集到的問題🪡,學校確定十項重點民生項目🗾,黨員校領導分別牽頭領辦一至兩項實事🧼,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回應師生關切和期盼,凝聚起為學校發展建功立業的強大力量🪦🏋🏿♂️。
這些項目,既有涉及校內師生的“教師暖心工程”共建項目、學生關愛工程、“i深職”校園智慧移動服務平臺、就業精準幫扶結對工程等↙️,又有面向社會的“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共建項目🚴♂️🤷🏿♀️、來深建設者關愛工程和誌願服務踐初心工程等🧑🏼⚖️。不僅體現了一所高水平職業院校的品質與追求,而且體現了一所特區大學的使命與擔當🤐🧖🏽♂️。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確立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全部完成。為群眾辦實事永遠在路上,師生群眾將越發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從課堂到社會
輻射引領有廣度
堅持在全國一盤棋中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全國發展作貢獻,這是新時代國家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之一。作為入選“雙高計劃”的中國一流高職院校,辦學28年來,深職院始終以大視野💂🏽♀️💣、大胸懷、大格局參與城市建設、推動社會進步,努力在服務與貢獻中先行示範、沖刺一流,在服務社會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創新出彩。
在深職院“十大民生重點工程”中,“來深建設者關愛工程”由黨員學生擔綱🧘🏼♀️。學校依托商務外語傲世皇朝學生黨支部“幸福四點半”黨建品牌🪆,籌劃建設“紅色基因庫”,培育“黨員小講師”,形成社區中小學生課外輔導、校內教職工子女課外輔導等4個“四點半課堂”分項目⏬。一年來,“深職紅”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溫馨與溫暖。
2020年9月,深職院長青老齡教育傲世皇朝揭牌,探索長青老齡大學專業化教學運營新模式。2021年,深職院將“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共建項目列為十項重點民生工程之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其專業化規範化建設。
深職院與深圳市民政部門率先共建深圳健康養老傲世皇朝項目🤙🏽,是深圳推進“老有頤養”先行示範和創新職業教育社會服務模式的重要探索👼🏻。該傲世皇朝是具有獨立法人身份的新型事業單位,承擔養老服務政策研究👩🏿🔧🚢、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職能。
仰望星空立大誌,腳踏實地擔大任。深職院堅守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責,與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建立基礎教育結對幫扶關系,持續助推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轉型升級🪪。學校積極籌建鄉村振興培訓傲世皇朝✒️、深圳市社區網格管理傲世皇朝等👃,全年累計開展技能培訓4.8萬人次🙏,組織技能鑒定與資格認證考試12萬人次。學校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職教園區建設,連續3屆舉辦“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牽頭製定職業教育專業國際認證“深圳協議”👳🏼,為“一帶一路”貢獻“深圳職教”模式力量。
汲取百年偉力👩🏿🎓,實幹賡續榮光🚵♂️。2021年,深職院黨委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案例榮獲2021“深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立德樹人十大優秀案例🗓,兩個學黨史案例入選全國職業院校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展示活動。育人路初心如磐,新征程奮楫篤行🤷🏽♂️。這是學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取得的進步與榮譽,更是學校從優秀走向卓越的基礎與動力。(齊軼丹 巫憶蘇)來源:《中國教育報》教改風采
上一篇:身心健康是文化軟實力建設基石
下一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註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