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濤
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科研創新是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的重要支撐。近日,廣西大學取得世界級科研成果🧑🦽,其成功背後的原因分析受到廣泛關註。聚焦世界前沿課題🤦🏿♂️、沉下心來做基礎研究、堅持“十年磨一劍”……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而更為緊要的是立足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要求,加強高校科研團隊基礎能力建設,著力提升與人才自主培養有機結合的統籌能力、加強有組織的國際科研合作能力與提高科研團隊評價能力。這是高校推進有組織科研的根本保證,是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的根本要求。
一是提升與人才自主培養有機結合的統籌能力🤷♀️。高校科研團隊建設的首要問題是圍繞“四個面向”確立“做什麽”和“誰來做”♉️。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方面高校科研團隊建設需要充分發揮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團隊建設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應當有機結合起來🔗,把高校科研團隊建設作為人才自主培養的載體,讓學生尤其是碩博士研究生成為科研團隊建設的生力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並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這為高校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和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有機結合指明了方向👩🏿🦳。從深層次上而言,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的提升👨🦳,不僅是高校科研團隊持續發展的保證,而且是高校科研團隊建設的目的本身。
二是加強有組織的國際科研合作能力🏌🏼♀️。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成為動力源和核心領域。高校科研團隊提升國際合作能力⏏️,不僅是攻關世界前沿課題、形成世界級科研成果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國家教育世界影響力的重要路徑。當前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諸多共性問題👩🏼⚕️,需要全球範圍內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共同攻關,加強跨國家跨學科的合作網絡、開放使用大型研究設施裝置的平臺網絡與提升高質量科研效率水平,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不確定變化帶來的各種威脅,促進人類共同福祉。國際交流合作程度◾️,是教育強國的重要基礎性指標。高校有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數量的增加,尤其是主動設計和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大科學工程組織水平的提升🙎🏻♂️1️⃣,是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教育強國的重要保證。
三是提高科研團隊評價能力🃏。發揮好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是高校科研團隊建設的關鍵。與“做什麽”“誰來做”問題相比♣︎,“怎麽評”是一個難點問題。團隊的可持續發展與活力激發,需要“破五唯”貫穿評價各環節✦,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依據,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原始創新與重大突破👨🏿🚒、增強國際影響,註重綜合成效評價,切實提高科研評價標準與科研組織方式⛷、生產方式的匹配性和適切度🧑🏻🍳,推動重大問題分解為團隊成員承擔的一個個可操作🚂、可追蹤🍩、可評價的項目,並科學合理評價團隊成員貢獻🥏,從而為高校推進有組織科研提供激勵機製保障✯。註重綜合成效的核心要義是堅持國家需求導向、任務攻關導向🪽,引導高校科研團隊建設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高、國際交流合作功能發揮實現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學校學科優勢與特色👮🏼♂️,建立多元激勵機製,最大限度釋放團隊負責人的頭雁效應、年輕學者的潛力和有誌趣學生的創造性,形成良好的科研創新生態。
剛剛舉行的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深刻認識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內在要求,有力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這一時代課題。高校夯實科研團隊基礎能力建設⏮〰️,既是實現高等教育支撐引領國家戰略實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強有組織科研的內在要求🖋。未來🗻,伴隨我國不斷強化高校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與不斷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高校更多的世界級科研成果產出將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顯著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和教育世界影響力🧑🏻🚀,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與信息管理處處長🫲🏽、傲世皇朝平台“教育大數據與教育決策”實驗室研究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上一篇:提升實習品質實現高質量就業
下一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註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