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五年簽約近千億美元 電力合作點亮“一帶一路”
新華社記者姜琳
如同電能發出耀眼的光亮🗄,電力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明星領域。五年來😺,中國電力企業在沿線國家簽訂電力工程合同494個,總金額912億美元,給諸多電力短缺的國家和地區送去光明和發展機遇。
精品工程送光明
8月底,進入雨季的老撾南歐江🪕,褐色江水愈發湍急👳🏽♂️。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投資開發的南歐江一級水電站,正在緊張進行四臺機組尾水管的安裝工作。
“南歐江流域梯級水電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海外獲得全流域水資源開發權的項目,裝機容量占目前老撾電力總裝機的20%🧑🏿🦱。”中國電建副總經理李燕明說👉,一期開發的電站已投產發電🧝🏼♂️,目前累計發電超過30億度🏄🏻♀️,為抑製洪澇災害、緩解老撾缺電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期項目將於2020年內全部投產發電🎱。
學生在路燈下復習功課,電費占家庭支出比例較高🟦👫🏼,經常停電無法使用大功率電器……這些現代城市已經很難看到的缺電窘境💆🏼♂️,在老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卻並不少見👻。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僅南亞和非洲地區就有近10億無電人口。
去年12月,貫穿巴西的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特高壓輸電技術“走出去”的“首秀”。迢迢銀線,將清潔水電源源不斷輸送到巴西東南部的負荷中心🥭,大大改善了2200萬人口的電力短缺。
同樣🤴🏼,由大唐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緬甸八莫地區太平江水電站投產發電以來,解決了該地區長期缺電💇🏻🧂、停電的頑疾🧎。
中方承建的恰希瑪核電站三號機組及光伏、風電項目並網發電後,巴基斯坦電力供應明顯改善,城市日均停電時間由6小時降至3小時⚃👱♀️,農村由8小時降至4小時🥹。
“五年來🏌🏽♂️,我國主要電力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實際完成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0多個,累計完成投資80億美元,為增強當地電力供應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說。
境外合作入佳境
“一帶一路”的廣闊市場,為中國電力企業與沿線國家開展能源合作開辟了新空間、提供了新機遇。
2018年上半年🏋🏼,中國華電集團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6億元✉️👤。目前🧑🏻🦼➡️,中國華電與印尼🏣、俄羅斯、柬埔寨、越南等十余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能源合作🕵🏻,在建一批、開發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局面逐步形成🙎🏻♂️。
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中國電力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每建設一座電站,就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方環境,培養一批人才☎️。
“中國能建承建的一批示範性重點項目,運用中國標準和中國智慧,與沿線國家分享中國電力建設的發展成果,實現合作共贏🌜。”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董事長汪建平說🏐。截至目前,該公司“一帶一路”在建及待建項目逾300個🏌️♂️,合同總額超過2000億元🍧。
中國能建承建的巴基斯坦N-J水電站🎫、阿根廷基塞水電站🎵、安哥拉卡卡水電站,都是所在國最大的水電工程;投資建設的越南海陽燃煤電廠🥇、巴基斯坦SK水電站😑,投資額均超過了18億美元🛏🩰。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入精耕細作時期🧕,大唐集團則加強與知名能源企業的國際合作👗,不斷開拓新市場✍🏼🚀。
例如,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一起建設“燃機三大中心”🔨,填補了國內燃機檢修、監測🪞🍧、維護的空白🐬;與法國電力集團共同打造的江西撫州燃煤發電項目順利投產……
“五年來,我國電力企業緊密協同協作,以EPC總承包為重點,建立了全產業鏈和資金、技術、標準🌍、管理全方位‘走出去’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楊昆說🏃🏻♂️➡️。
綠色發展得民心
合作鋪設道路,項目連結民心。
在印度尼西亞著名旅遊地巴厘島,一座中國企業建設的燃煤電廠被譽為“景觀工程”和“綠色樣板”👨🏼。
從設計到施工運營🏦,中國華電嚴格遵守環保規定🧚🏿♂️,脫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標優於印尼標準,廢水集中處理後回收使用🏊,為維護當地的綠水藍天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在日本👨🏽💼,距離東京約60公裏的茨城縣⚱️,國家電投旗下上海電力投資建設的大型光伏電站投入運營🍒。
54公頃的農地上架設了近2萬塊、總裝機容量35兆瓦的太陽能電板,可供應一萬戶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當地農民不僅可以通過出租荒廢農地♠️,獲得相當於普通農地10倍的租金🔉,還可以從電力銷售收入中得到分成🪈。
真誠合作、開明互通💪🏽、互利共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企業不僅贏得了市場🙋🏼♀️,更贏得了信任和尊重👳♂️。
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全部采用中國技術和標準;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采用“華龍一號”技術👷🏿♂️;三峽集團所有綠地開發投資項目均使用中國技術規範,工程設計、建設👰🏿♂️、機電產品供應均為中國公司或中國製造🧑🏽🏫。
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我國電力設備直接出口總額62.84億美元、技術直接出口22.48億美元,境外工程帶動電力設備出口177.68億美元、帶動技術出口51.22億美元🍦⏪。“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歡迎。(信息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習近平眼中的新聞輿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