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作者:lanke 時間💁🏻‍♂️:2019-09-10 13:10:16 點擊🥼:32891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和人民面貌發生深刻改變⛱。新華社於9月9日起播發“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反映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態環保✍🏿✊🏽、開放合作等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遷♋️,展現輝煌成就,揭示寶貴經驗🧘‍♂️,彰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昭示中華民族闊步邁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今天推出第一篇《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1)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車輛行駛在南京長江大橋上(2018年12月29日無人機拍攝)。2018年12月29日,歷經26個月封閉維修的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恢復通車🔀。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安蓓𓀝、陳煒偉🐧、何欣榮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2)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8月27日拍攝的檢修期間的“中國天眼”。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132顆優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沖星。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70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分量有多重?

  一個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個國家🙎🏽‍♂️🧗🏻‍♀️,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深刻演變🛡;

  14億人民,在擺脫貧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征程上奮發前進。

  70年波瀾壯闊🧑🏻,古老的東方大國煥發出朝氣蓬勃的全新面貌,正在書寫新的奇跡篇章🌅。

  從傳統步入現代,中國創造發展奇跡

  一座橋🧑🏽‍🚀,承載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聯通南北的夢想。

  清末民初,鐵路在南京被長江阻隔。內憂外患、政權更迭的中國🙍‍♂️,始終未能跨越天塹。

  1968年,經過10年設計論證、艱苦奮戰,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京滬大動脈自此打通👂🏽。

  奇跡在發展中不斷書寫。2011年,南京長江大橋上遊👩‍🦽,高速鐵路橋大勝關長江大橋開通運營。6年後💁🏻‍♀️🧑‍🎨,“復興號”高鐵從這裏經過,北京到上海的單程時間壓縮到4.5小時。

  千裏京滬🕚,從此一日往返!

  一座橋,也見證著一個家庭越過越好的日子。

  1985年,羅儉參加工作🍽🤷🏿,負責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養護。他的父親曾參加大橋建設,如今,他的兒子也進入南京橋工段👩🏼‍🦳,成為一名線路工👩🏼‍💻。

  “結婚、生子、買房👩‍🎨、買車……我養護大橋一輩子,大橋也見證了我們一家生活的變化🧼。”羅儉說🐻❔。

  家國相依🧚🏿,締造奇跡。

  29歲的李國祥眼下最大的目標是在省城買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廠的技術骨幹,社保齊全🤽🏼‍♀️🥽,小兩口已在城裏紮了根🫓。

  “新市民”李國祥來自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源村。過去70年☑️,像他這樣離開農村定居城市的人🈂️,數以億計,匯聚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歷程🥷🏽。

  這是一組印證人類史上偉大奇跡的數據: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6%🧑🏿‍💼🪧。如今,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正在推進🛡👰🏽‍♂️,昔日“鄉村中國”快速邁向“城鎮中國”。

  70年🚣🏻🧖🏼,兩萬多天,見證一個國家的史詩級巨變🏊🏼。

  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躍居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

  “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載人航天、深海探測、C919大飛機、天眼望遠鏡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奮人心💂🏼‍♀️,中國奮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車💆🏻‍♂️;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從瓶頸製約成為優勢支撐🏋🏽‍♀️,高速鐵路裏程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0%以上,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引領潮流……

  70年來🚴🏿,中國面貌發生根本改變,向世界展示中國道路的強大魅力🍿。

  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中國書寫民生奇跡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3)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陜西延安安塞區鐮刀灣鎮羅居村的趙洋洋在餵養梅花鹿(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革命老區延安。

  “80後”青年趙洋洋在鹿舍裏忙碌🫳🏿,身旁的梅花鹿膘肥體健。剛剛摘下貧困帽的年輕人雄心勃勃,計劃用互聯網把鹿茸產品賣出大山。

  今年5月,革命聖地延安整體告別絕對貧困,226萬老區人民開啟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4)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陜西延安洛川縣境內的包茂高速公路盤道(5月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1978年以來,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貧困發生率從97.5%下降至2018年末的1.7%,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小康,這片土地上人民面貌發生的深刻改變🤦🏽‍♀️,令人感嘆。

  延安往北,是地處毛烏素沙漠的陜西省榆林市♨️。這裏曾被無盡的風沙困擾。70年過去🧑🏼,數百萬畝流動沙地披上綠裝,塞上風景已換新顏👨🏻‍🎨。

  1985年,已年過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邊的沙地種樹🥶。“當時我就想種上樹,擋住風沙🧙🏻‍♂️,再給村裏人弄點柴燒。”

  郭成旺年紀大了☝🏿,他的兒子⚫️、孫子、曾孫一代代接力種樹,硬是將4.5萬畝黃沙地變成了樹林。

  “我爺爺那時候主要種的是楊樹🔬,我們現在種的是樟子松。去年我還試著栽上了蘋果樹🧛‍♂️,過幾年應該就能掛果了。”郭成旺的長孫、今年49歲的郭建軍說。如今的毛團村🏑,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蔬菜基地。

  美國航天局衛星收集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其中,僅中國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到總增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位居全球首位。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5)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陜西省榆林市高新區沙河公園(6月4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70年接力奮鬥,歷史性巨變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指向——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實際增長近60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1978年實際增長19.2倍🧑🏻‍🦲,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比1978年降低35.5個百分點🧑🏼‍🔧,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歲……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到藍天白雲、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幸福安全……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新的歷史航程上繼續前行。

  過去15年,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裏菲思曾6次到訪中國🆖。驚嘆於中國人民生活的大幅改善,他認為這是中國70年發展最偉大的成就,對世界發展都有重要借鑒意義💁🏽‍♀️。

  從封閉到開放,中國展現改革奇跡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6)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這是2018年11月9日航拍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

  出生於上海的李政道🛠,1946年遠赴美國芝加哥🤒,師從物理學大師費米教授。1972年以諾貝爾獎得主身份回到中國,李政道的第一站就是上海🤽🏽‍♀️。

  如今,李政道研究所已在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根據計劃,這座全新的科研機構將於明年8月竣工,目標是成為重大原始創新的策源地👩🏽‍🍳。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受聘成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長。“我們期望能夠復製國際科學合作的模式😨,吸引一流的研究人才來到中國。”他說。

  百川匯海。最頂尖的人才✔️、最優良的環境、最寬廣的舞臺🙆🏻‍♂️,在今日之中國集聚👮、交融🧙🏻‍♀️🔲,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的“創新奇跡”。

(“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圖文互動)(7)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在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一名參觀者體驗同步操控5G機器人(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70年,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人才、物資、信息🙆🏻、資金等要素在不同區域之間、在經濟全球化的舞臺上自由流動。

  珠江之濱。1957年,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拉開大幕🛳,一扇大門由此打開,全球市場得以見證“中國製造”的巨大潛力。

  黃浦江畔。2018年11月,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上海舉行,讓世界感嘆於中國市場的強大活力。

  一進一出,凸顯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折射中國發展的深刻轉型。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從鄉村到城市,人們突破天花板,開創新天地🏀,從城市到鄉村,人們返鄉創業➡️,建設故土🐜,城鄉融合、區域協調🛌🏽,流動開放中➿💂🏽‍♂️,中國發展空間不斷擴大🧔‍♀️;

  從憑票購物到網絡消費,從現金支付到刷臉買單👩🏽‍🦳,從電報電話到移動互聯🦇🤏🏽,流動開放中,人民生活印記深刻改變🤼‍♂️;

  人才成為寶貴資源💁‍♀️,創新創業被賦予時代榮光,一些領域科技水平從跟跑到並跑、領跑🩼,流動開放中,文明古國向創新強國進發;

  改革破除利益藩籬,開放倒逼改革深化,要素自由流動的束縛持續打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不斷完善,一個大國釋放出世人矚目的活力奇跡。(來源:新華網)

傲世皇朝平台专业提供:傲世皇朝平台💁🏻‍♀️、傲世皇朝🛍️、傲世皇朝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傲世皇朝平台欢迎您。 傲世皇朝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