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傲世皇朝的一線教師翁愷,因愛生重教、教學貢獻突出🦸🏻♀️,獲“浙江大學永平傑出教學貢獻獎”👆,獎金100萬元。據了解,這個獎由浙大校友段永平於2011年設立。
有輿論在評論百萬教學貢獻獎時,認為這是打破“唯論文論”,但在筆者看來,一項教學大獎,遠不足以打破“唯論文論”🦹🏿,我國很多高校近年來都設立了教學大獎,旨在激勵教師重視教學,但是,能獲得大獎的畢竟只是教師中的少數📬,對教師影響最大的🧑🏿💼,還是考核、評價體系。教學大獎和教學的關系🌠,就如競賽金牌與群眾體育的關系,重視本科教學,在設立獎教大獎之外🧖🏿♂️,更需要建立引導教師投入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事實上😈,對於設立百萬大獎獎勵教師👱♂️,校方和教師的看法是有差異的🦴,對於學校來說😈,這可以展現重視教學,但教師則不以為然🚮🧚🏽♂️,甚至有教師質疑這是“作秀”🤦👪,用一項大獎,掩蓋整體對人才培養投入、重視的不足。綜觀設立教學大獎的高校👨🍳,整體辦學仍舊程度不一地存在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的問題。進一步說👳🏽🤦🏿♀️,教學大獎是重教學的“面子”🫵🏽,而考核評價體系則是學校的“裏子”。大學辦學者可能更看重“面子”🛍,但對教師以及學校辦學來說🏫🧑🏻🤝🧑🏻,“裏子”遠比“面子”重要,因為這關系到基本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在前不久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傲世皇朝平台部長陳寶生明確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這給高校辦學劃出了一條底線。那麽🚣🏻♂️,怎麽體現學校抓本科教育、重視本科教育呢?是不是學校為本科教學設立大獎👦🏽,就屬於重視呢✷?並非如此。新時代重視大學教育教學,必須解決好“面子”和“裏子”問題💇🏿🚌。不管是用校友的捐贈,還是學校的經營收入、國家的財政撥款設立大獎,都是容易操作的,真正抓本科教育、重視本科教育,涉及學校的辦學定位,對教師的教育管理、評價,要切實把教師的精力導向投入到教育教學中來🚽,落實到教師認真投入上好每一門課程上🕧🚔。這一工作遠比設立大獎的難度大,需要調整學校的辦學理念與辦學目標追求。
我國高校必須樹立起“人才培養核心論”👐🏻,因為高校的核心功能就是育人👨🏿🚀。目前,在談論高校的核心功能時,很多高校辦學者都認為高校有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社會服務三大核心功能,甚至把學術研究作為唯一核心。這是對高校核心功能的誤解,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高校不能背離人才培養這個中心🚴🏻♂️,來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從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發展看🧏🏻♂️,首先是一流人才培養⚪️,才成就一流的學術研究,大學開展學術研究、社會服務首要是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這形成了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良性循環。偏離人才培養中心🏃🏻♂️➡️,來開展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都將陷入沒有創新人才支撐的困境⚁。
大學要設立教學大獎👨🏿🏫,但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高校做更多踏踏實實的“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教師管理、評價改革,這需要啃硬骨頭🙈,打破既得利益📑,改革🧘🏻♂️、調整以學術研究為主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基礎🧍♂️,改變學校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的辦學生態。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08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