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社會主義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並對我國教育方針作了全面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方針中重提勞動教育🧚🏿,豐富了教育方針的內涵,使教育方針育人的目標更加全面🦸🏽♀️。他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
勞動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一個人得以發展的基礎🧖🏽♀️,對兒童發展來講更為重要。
第一,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適合他們年齡的勞動能夠促進兒童的身體發育,使兒童擁有健康的體魄。
第二🙉,要獲得勞動成果,需要有頑強的意誌和毅力,勞動可以培養兒童的責任心、意誌力,也會帶給兒童收獲勞動成果的喜悅,幫他們增強自信心。
第三,勞動能培養兒童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品質,樹立勞動光榮,不勞為恥的思想觀念。
第四,勞動是創造的基礎🏃🏻♂️,勞動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知識,可以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幫助他們增強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促進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
可見,勞動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促進人的身體和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養成尊重勞動的思想,幫助他們提高審美能力🧑🏿🎄。許多教師怕學生參加勞動會影響知識的學習,影響升學率🙅🏿♂️。其實勞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智力🎬,而且能實現體腦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創新時代。創造新的知識👩🏻🌾、新的技術,不是靠讀幾本書就能憑空想出來的,是在艱苦的勞動中創造出來的👱🏽♂️。這裏說的勞動既包括腦力勞動,也包括體力勞動。勞動創造財富,創造新思維,也能促進人類進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幫他們樹立勞動光榮而幸福的觀念十分重要🙍🏿。
兒童要直接參加勞動才能學會勞動🥹,參加勞動越早,勞動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有些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參加勞動,認為孩子年紀還小,長大了自然會幹活🥹。結果往往容易使兒童因此養成不愛勞動的習慣,長大了也會怕苦、怕臟👨🏻🌾、怕累。所以,應當引導兒童從小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提高勞動的要求。
學校勞動教育的任務
一是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勞動的光榮。讓學生認識到🎵,沒有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社會就不會進步和發展🦶。每個人都應該勞動,不僅用腦來勞動,還要用手來勞動👩🏽🍳。勞動的果實不是輕易取得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勞動無比光榮,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億萬勞動者勞動的基礎上的,勞動本身也是幸福的。
二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態度和感情。使學生認識到勞動之所以光榮,是因為勞動創造價值,能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為人類作出貢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我們全民族的努力勞動和奮鬥。勞動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平凡的勞動者都能為人民謀幸福。使學生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
三是通過勞動使學生逐漸養成勞動的習慣,培養對工作的責任心。勞動要用心用力才會有收獲,當學生看到自己勞動的成果時,會感到精神上的滿足。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推動學生進一步喜愛勞動💁🏿,進而逐漸養成自覺勞動的習慣🚪。
四是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如了解現代化生產的基本知識、會使用最基本的工具🦺💂♀️,如刀🏓✸、錘、錐💨、鉗等🐥。現在科技發達,但生產生活還是離不開基本的工具🩱。因此,讓學生學會用最基本的勞動工具,不論對他將來的職業,還是家庭生活都有好處🫱🏽。
勞動教育的內容和組織形式
勞動可以分為自我服務勞動👽♐️、手工勞動、社會公益勞動、生產勞動等🏄🏼♂️。
自我服務勞動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環境整潔的勞動。自我服務勞動是從家庭的日常生活開始的。過去許多家訓裏講👩🏽💻,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就是培養兒童自己動手的習慣🦵🏻🧜🏻♀️。自我服務勞動使兒童感到自己是家庭的成員,有責任關心家裏的一切事情,自己的生活不能完全依靠大人😣,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從小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學校裏的自我服務勞動包括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園的整潔🍓,布置教室、綠化校園等🚣🏻♀️。自我服務勞動不只是為自己服務,也包括為自己所處的集體服務,為同伴們服務,從而培養起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過去中小學都設有手工勞動課,如紙工、泥工、木工、金工🏌🏻♀️、科技製作等,有的學校還設有烹飪課。這樣的課程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培養學生對勞動的興趣,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和初步勞動技能。小學生可以從折疊、剪紙開始🤽🏼💉,到利用厚紙板製作模型🌔;中學生可以開展科學技術創作,學會使用基本的勞動工具。在手工勞動課上製作的一些小玩具小物件🧙🏿,需要用學過的數學物理等知識,有利於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發展創造思維。
生產勞動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和學校的條件安排學生參加🧖🏽。如學校開辟小塊土地🐾,開展蔬菜🧎♀️➡️、花卉的種植,每年植樹節組織學生參加植樹勞動等。這些舉措能使學生體會到生產勞動所產生的價值𓀅,培養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和習慣。有的學校設有木工車間、金工車間等,培養學生使用最基本的勞動工具。過去🚵🏼♂️,很多學校設有機械車間,有旋床、刨床、鉆床,農忙時學生還下鄉支農,這些勞動都很有意義。
社會公益勞動是直接服務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義務勞動♜。現在學生參加的誌願者服務,就是一種公益勞動🫸。這種不計報酬幫助他人的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組織勞動教育的要求
第一,要註意在勞動中進行教育。只有勞動沒有教育🥓,不可能自發地形成勞動觀點和養成勞動習慣。光勞動而不教育,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更不能把勞動作為懲罰的手段。只有把勞動和教育結合起來🆔,才能使勞動成為強有力的教育手段,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勞動之前😘,要讓學生明確勞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並讓學生看到勞動的成果,激發他們對勞動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勞動的內容和分量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對男女生要照顧性別的差異和不同的要求,遵循力所能及、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勞動中不要搞競賽,要提倡同學之間合作互助。
第三🤦♀️𓀕,在勞動中要特別註意安全,預防發生勞動事故。勞動之前,教師要對勞動的內容、地點🤽、條件了解清楚,勞動過程中認真組織🛍,給學生講清楚勞動工具的使用和保管方法,禁止學生在勞動時打鬧,不組織接觸有害物質的勞動。
總之,學生勞動教育的目的在於教育,一切都要從教育出發,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一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4日第2版 版名:新聞·要聞